近年來,我國制造業內部結構也逐漸優化,先進產能比重持續上升。重點行業先進產能比重快速提高,智能制造、高速軌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高端裝備制造業產值占裝備制造業比重超過10%,國產品牌智能手機的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70%??吹匠煽兊耐瑫r,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制造業存在的問題,污染高,利潤低,成本上升,資金流失,高端不足,低端過剩,核心技術和零部件受制于人等等。整體上依然是大而不強。中國制造業的癥結到底在哪?眼下存在哪些需要突破的障礙?
近年來,我國制造業內部結構也逐漸優化,先進產能比重持續上升。重點行業先進產能比重快速提高,智能制造、高速軌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高端裝備制造業產值占裝備制造業比重超過10%,國產品牌智能手機的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70%??吹匠煽兊耐瑫r,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制造業存在的問題,污染高,利潤低,成本上升,資金流失,高端不足,低端過剩,核心技術和零部件受制于人等等。整體上依然是大而不強。中國制造業的癥結到底在哪?眼下存在哪些需要突破的障礙?《中國經濟大講堂》特邀重量級嘉賓張燕生圍繞這些關鍵問題為您精彩解讀。
嘉賓介紹
張燕生,中國國際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曾任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作為國際金融和國際貿易領域的學者,他長期走一線,進工廠,潛心研究中國制造業的發展路徑。
張燕生在《中國經濟大講堂》演講時,從三個方面介紹了中國制造業發展面臨的一些障礙和困難。
1 供給側改革滯后于消費、需求的升級
張燕生在演講時舉例:“我們現在排到前三位的省份是廣東、江蘇、山東,但是如果用結構性的變化、新舊動能的轉換衡量,你會發現廣東明顯比江蘇、山東在結構轉換走得好。我當時2009年在廣東看見2000萬農民工返鄉,廣東人喊的口號是騰籠換鳥,兩個轉移,也就是去掉舊結構,轉換新結構,實現新舊動能的轉換。危機、危機、危中有機,危機可以變成壞事,危機可以變成好事,變成好事鍥而不舍地做,十年后你就可以看到差距。”
2 科技創新現代金融開放驅動存在約束
張燕生在演講時闡述了他的觀點,科技創新現代金融開放驅動目前還存在著體制機制的約束。
張燕生表示,東部沿海發達省份的研發強度目前已經達到2.4以上,江蘇2.66,上海3.82,北京5.96,天津3.1,浙江2.43。如果這些省份持續十年以相當的水平投入創新,就會有大量的發明專利的申請出現,即創新驅動階段。時間越長,就會在全球的高技術項目中取得越來越多的突破?!爸胁康貐^和西部的比較發達地區、東部沿海地區稍微落后一點的地區,這個部分研發強度普遍是在1.2到2.4之間,這第一陣營還是有很大的差距?!?/p>
3 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之間存在脫節
在《中國經濟大講堂》演講時,張燕生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中間講到,科技創新如何為實體經濟服務?如何為制造業轉型升級服務?這個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怎么能夠把國家隊、地方隊和民間隊都動員起來?沿著創新鏈,基礎研究、基礎應用研究、開發試驗研究,沿著價值鏈,低端、中端、高端,沿著它的產業鏈、它的供應鏈整個把它打通。”
張燕生表示,我們制造業大而不強的問題很突出。2016年的數據發現,整個制造業中國的研發強度只有1.01,傳統制造業紡織、服裝、箱包、鞋帽、玩具的研發強度只有0.5,很多先進制造業的研發強度也就是超過1 ?!爸圃鞓I大而不強,就是因為過去40年,我們中國制造業解決一個問題,就是從計劃經濟轉到市場經濟,下一步我們要解決一個問題,就是在市場競爭中怎么占領制高點。”
同時,張燕生將日本和韓國優秀鋼鐵制造企業和中國的鋼鐵制造企業做了比對,得出了其中的差距?!捌猪椫畦F董事長或者新日本制鐵的董事長他們告訴我,他說,第一,一些特種鋼、高檔的一些鋼材你們做的還不如我們;第二個就是小批量,那種小批量的和那種個性化的定制型的東西,你們還做不出來,一些很精細的、需要質量、需要技術、需要經驗和需要這種研發創新支撐的東西他說你們做的還不夠好?!?/p>
中國制造業該如何迎頭趕上?張燕生表示:“日本現在鋼鐵企業和美國也是打得很厲害,但是日本企業跟我說,他說我們的鋼鐵企業賣給美國,美國來征很高的關稅,但是我們的鋼鐵企業是美國鋼鐵企業做不了的,都是不可替代的。今后呢,第一個就是中國的鋼鐵也好,有色金屬還是電解鋁也好,首先第一個問題就是所謂強,就是說它的這個產品是在全球價值鏈的高端,而且它那個材料能夠滿足一些特殊的用途,比如說一些特殊的、高性能的一些需要。另外一方面小批量就是管理怎么滿足不同的用戶的特殊的需要,這個方面對我們中國來講是下一步可能要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去努力解決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