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青少年走近國寶”系列主題活動來到第二站——河北博物院,40萬網友通過央視新聞新媒體,與現場的觀眾一起,聆聽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劇組創作的幕后故事,與文博工作者互動交流。
8月9日,“青少年走近國寶”系列主題活動來到第二站——河北博物院,40萬網友通過央視新聞新媒體,與現場的觀眾一起,聆聽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劇組創作的幕后故事,與文博工作者互動交流。
“中華第一燈”——長信宮燈服飾精美、禮儀端莊,訴說著漢人超前的環保理念和獨特的審美風格;
河北博物院講解員講解長信宮燈
“熏香加濕器”錯金博山爐體現了能工巧匠們非凡的、具有3D藝術設計思維的卓絕智慧;
算籌是中國古代數學學科的啟蒙,頗有“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學霸氣質。
《如果國寶會說話》導演寇慧文講解算籌計數原理
青少年學生被古人的卓越智慧和高超的工藝所折服?,F場氣氛熱烈,大家互動踴躍,好奇與喜悅溢于言表。
《如果國寶會說話》節目組歷時數年走訪全國100多座博物館,精選100件文物國寶,它們就是中華文明各個時代的坐標。有網友在看完節目后,類比《如果國寶會說話》是一幅跨時代跨地域的“文物地圖”。
在當天的活動中,節目組與文博工作者還帶領大家對長信宮燈復制件進行組裝與拆卸,親手拓印長信宮燈版畫,親身體驗感知古人令人嘆服的智慧。
河北博物院陳列研究部杜利演示長信宮燈模型組裝
河北博物院院長羅向軍在接受采訪時說:“《如果國寶會說話》播出后,很多人慕名而來。由此為契機,希望觀眾多多走進博物館,親近博物館?!?/p>
河北博物院院長羅向軍接受采訪
《如果國寶會說話》節目組從線上走到線下,帶領青少年走進博物館,走近國寶。8月12日的第三站,將走進成都博物館和三星堆博物館。